硕士点及导师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教育>>硕士点及导师简介>>正文

眼科学硕士点及导师简介​
2025-10-15 16:41   审核人:   (点击: )

眼科学硕士点及导师简介

一、眼科学教育硕士点简介

遵义医公司眼科学教研室成立于1951年2月,1969年随公司南迁到历史名城遵义,是公司南迁后建立的首批教研室之一,具有悠久的教学、科研历史和扎实的基础。科室奠基人、第一任教研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台湾籍同胞李辰教授带领老一辈眼科医疗和教育工作者艰苦创业、明德笃学,求是致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眼科人才。

眼科教研室从1993年开始招收五官专业专科生,1999年招收五官专业本科,在省内举办过多次有关白内障的专修班,2004年被确定为贵州省唯一“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培训基地”,2013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贵州省眼科医院”。2017年成为“贵州省眼科医疗质控中心”,2020年获批国家眼病临床研究中心贵州省分中心,以及贵州省眼疾病特色重点实验室。眼科研究生教育从2003年开始招生,2005年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眼科专业基地,2014年开始招收眼科学专业学位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2019年与苏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2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科已发展成为由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及一大批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专业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专科医院,形成屈光不正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眼眶病三个研究方向。

团队力量教研室共有医师31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6人,中级8人;初级10人,学历结构:学士10%,硕士61%,博士29%,研究生导师8人,学历、年龄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研究平台:本硕士点依托公司公共实验平台、教育部特色民族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预防医学实验中心,永利yl23411动物实验室、贵州省眼特色疾病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临床技能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贵州大学实验室、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室、中山眼科中心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视光学实验室有技术项目往来。

科研项目及水平: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7篇。获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遵义医公司附属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

公司产品目标: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注重实践教育,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眼科专业研究生为主,辅以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重点培养热爱眼科医学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眼科学医师。所培养的研究生应该掌握坚实的眼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同时,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公司产品情况:迄今共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人,现部分已成为各省、市级医院眼科学方向带头人。

学科设置:本硕士点设置三个研究方向:屈光白内障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病研究方向、青光眼眼眶病方向。

1.屈光白内障研究方向:中心主要承担近视、白内障的防治。开展SMILE、FS-Lasik、Lasek、PRK、ICL/TICL眼内镜植入术等矫治手术以及早期圆锥角膜的防治如通过角膜胶原交联术;白内障方面,秉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眼内屈光手术的超前理念,中心多年来一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功能性人工晶体(散光,双焦、无极变焦、多焦散光、三焦人工晶体等)植入以满足患者对远、中、近等不同距离的视力要求;中心成立了专门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专业的视光团队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通过研究HSP47对正常和形觉剥夺环境中眼屈光、胶原合成的影响,以期阐明HSP47在近视眼巩膜塑形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后续研究通过调节巩膜组织HSP47表达水平干预近视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及HSP47在后发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左右和机制,为后发障的防治提供行动靶点;通过对SMILE术后的透镜进行胶原交联术探索其在临床中的再利用。

 

 

刘太祥,学科方向负责人,男,贵州人,中共党员,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人,永利yl23411第二附属医院经理、永利yl23411附属医院贵州省眼科医院副经理、近视眼白内障治疗中心主任;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贵州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协视光学分会常委。主要的临床工作:青少年近视防控,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SMILE等),角膜胶原交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基础研究主要涉及胶原、生物力学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近视、白内障相关文章38篇,其中SCI收录19篇  

 

陈琳,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贵州人,眼科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近视眼白内障治疗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公司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公司眼科/眼视光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公司眼科学博士后,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资深会员(FACLE),国际角膜塑形与近视控制学会资深会员(FIAOMC),美国视觉眼科学研究会会员,美国眼科学会(AAO)会员,贵州省遵义市视光学会副主任委员,日本东京大学交流访问学者。长期在国内外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专注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远视、散光,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治疗,眼科药物缓释研究。主持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基金项目一项,主持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类)项目一项,遵义市联合科研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基金项目两项。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玻璃体视网膜病研究方向:该方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等一系列眼底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目前是贵州省主要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究基地,对贵州省玻璃体视网膜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红,学科方向负责人,女,贵州人,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永利yl23411附属医院眼科负责人,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师从著名眼科专家唐仕波教授,获中南大学眼科学博士学位。中华医学会激光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激光协会常务委员,贵州省眼科学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专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儿童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研究、复杂眼底疾病及黄斑疾病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研究。

 

谢兵,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重庆人,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毕业于永利yl23411临床医学专业。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主要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宿罡,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内蒙古人,中共党员,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永利yl23411。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激光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眼科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眼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遵义市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眼底病工作,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主持完成厅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多篇。

 

3. 青光眼眼眶病方向:青光眼是公司传统优势专业,开展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难治性青光眼手术,青光眼引流阀、引流钉植入术等复杂青光眼手术。基础方面主要深入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和激光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眼眶病是近几年公司新兴的专业,开展眼眶肿瘤摘除术、眼眶壁骨折修复术、眼眶减压术等手术。基础方面主要聚焦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

 

 

罗鑫,学科方向负责人,女,贵州人,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毕业中山大学。永利yl23411附属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委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遵义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青光眼、眼眶病与眼整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4篇,SCI收录3篇.

    

 

江兵,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重庆人,中共党员,眼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贵州省眼科质控中心委员,中华医学会遵义市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遵义市器官捐献与移植学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角膜移植、眼表重建、泪道再通、白内障、青光眼、眼整形等眼前节手术。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多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中国·yl23411(永利)集团官网-Officialwebsite 电话:0851-28608341  Email: 1530023619@qq.com  邮编:563003
 ICP备案号: 黔ICP备06003261号-2